123 Main Street, New York, NY 10001

我国石化产业再攀高峰:万吨级VOCs液化装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

近年来,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,挥发性有机物(VOCs)治理成为石化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。在这一背景下,我国自主研发的万吨级石化VOCs液化装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,标志着我国在VOCs资源化利用领域迈入国际先进行列。

技术突破与工程进展
该装置采用深冷液化技术,通过多级压缩、冷凝和吸附工艺,将石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苯、甲苯、二甲苯等VOCs组分高效回收,液化率可达95%以上。与传统焚烧处理方式相比,该技术不仅避免了二次污染,还能将VOCs转化为高纯度液态产品,实现资源循环利用。目前,首套示范装置已在某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完成中试,处理规模达1.2万吨/年,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%。

产业意义与环保效益
石化行业是VOCs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,约占工业排放总量的30%。万吨级液化装置的推广将显著提升行业治理水平。以单套装置为例,年均可减排VOCs约8000吨,相当于减少臭氧生成潜势(OFP)1.5万吨。同时,回收的有机液体可作为化工原料回用,创造经济效益约5000万元/年,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。

万吨级石化VOCS液化装置建设进展:我国石化产业再攀高峰

未来展望
据行业专家分析,随着《十四五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》的实施,预计到2025年,我国VOCs液化技术将在炼油、乙烯、芳烃等领域形成10-15套规模化应用。下一步研发重点将聚焦于复杂组分分离效率和能耗优化,推动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VOCs资源化标准体系。

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体现了我国石化行业绿色制造能力的提升,更为全球石化领域低碳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。未来需持续加强核心技术攻关,完善政策配套,助力双碳目标实现。